成长心理 > 性格塑造
+

心理专家:珍惜打小报告孩子的善意 但不能鼓励

2013-01-11    作者:admin    来源:新浪健康

  案例:

  宝宝在幼儿园一直都很乖,能唱能跳,还会画画,和小朋友们也相处的很好,放学前还会帮老师整理玩具,一直以来老师总是跟宝宝妈夸奖宝宝。

  但是,最近宝宝妈妈却很困扰,因为幼儿园老师告诉宝宝妈,宝宝爱上了“打小报告”,有小朋友打架了;有小朋友跟别人抢玩具;有小朋友把不爱吃的东西偷偷丢掉了……每天,宝宝都会跟老师报告。回到家也是,会跟宝宝妈说幼儿园里这些不乖的小朋友。

  宝宝妈很担心宝宝在幼儿园会不会被小朋友们讨厌,但是每次宝宝向她“告状”的时候,语气和样子都很期待,似乎是想得到她的夸奖。该怎样告诉宝宝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呢?宝宝妈很头痛。

  网友热议:

  网友小小宝:我家宝宝的小报告内容,从无足轻重的小事到真正的大问题都有,而且经常有一些愚蠢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比如“他故意对我喷气!”。这是小孩性格的问题,等他大点了,再教他那些该说那些不该说。

  网友HZY:偶尔报告一下是可以的,具体要看是什么事。如果他告诉你弟弟正在床上跳来跳去,那就是小报告。如果他告诉你弟弟正在床上玩火,那么就是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网友lancoo:要慢慢让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可以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要总麻烦他人。你只需要分析情况,给出一个大概的建议,并鼓励他自己解决。

  网友夏禾:孩子来告状的时候,我一般是先跟她说:“妈妈知道了,等一下妈妈来处理,我们先来吃饭……”。等到孩子情绪平复的差不多了,再跟她好好讲道理,譬如她说哥哥抢了她的玩具,我会跟她说哥哥只是拿去玩,等下会还给她的,如果她也想玩,可以去跟哥哥商量,大家一起玩。

  孩子为什么喜欢打小报告?

  孩子们打小报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孩子抱有想把他人从道德和行为的错误中拯救出来的心态,有些孩子认为父母的惩罚是对付犯错误的人最有效的方式,而有些则希望在别的孩子表现很差的时候,为自己贴上好孩子的标签。

  沈家宏:打小报告的孩子常常都带有好的动机,他们通常只是想帮助那个违反规定或有不好习惯的孩子改掉那个不好的东西,想把他也变成一个好孩子或老师希望看到的那样的孩子。他不仅想帮助被揭发的那个人,也想帮助老师。像案例中提到的宝宝就是这样,只是想替老师来尽一些责任,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要理解孩子的善意,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了解,那个被打小报告的孩子,则可能会感觉到被人在背后打了一枪,他可能从此会嫉恨那个打报告的人,也可能从此不再信任那个同学,甚至可能从此不再相信其他的人。

  对于小孩子爱打小报告的行为,我们还是应该尽量控制。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图片和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

请与我们取得联系:lirui0819@163.com,13372236907我们会及时删除。

阅读:40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 相关评论

Copyright@2008-2021 xzxin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徐州市永恒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热线:0516-85859606 13372236907 13372208114 

(咨询需提前预约) 

地址:徐州老火车站地铁1号线5号、6号出口正对面写字楼

东方红大厦401室、1013室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站点,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

请与我们联系:lirui0819@163.com,13372236907我们及时删除。

苏ICP备17018666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