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团体心理治疗的形式非常多样:参与者可以有特定精神科诊断、也可以没有;治疗师可以参与其中、也可以作为观察者;团体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封闭式的。团体治疗或许有特定主题,例如戒酒、加强对精神药物的认识、出院准备;也可以没有固定主题,例如人际互动团体。
(1)从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上可以分为四种:
活动团体(Activity groups): 当病患无法参与以下其他团体时,可以进行这种团体来加强社会技能,例如职能复健团体。
支持性团体(Support groups): 存在主义是支持性团体的理论基础。存在主义大师May和Yalom认为:人是能够自我反思、超越环境的,这是一种自我意识,如果能够扩延我们的这种自我意识就能提高丰富生活的能力。治疗师所扮演的角色比较接近知识上的卫教,精神病患的家属或许可以从这样的团体中获益。
问题导向团体(Problem-focused groups): 例如戒酒团体。成员彼此支持、尝试辨认阻抗、发展出因应策略。
动力取向团体(Psychodynamic groups): 包含所有心理治疗与团体治疗的内涵,希望达到最终的内在改变。强调自我觉察、自我发现、自我认定和发展个人潜能,焦点也在个人内在于人际互动。
(2)从团体形式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团体治疗: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是指事先做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安排有固定程序活动,让组员来实施治疗的团体;非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是不安排有程序的固定活动,对组员实施治疗。
封闭式与开放式团体治疗:开放式团体治疗是指组员不固定,不断更换,新组员有兴趣可以随时加入的团体;封闭式团体是指一个固定团体,从第一次聚会到最后一次活动,起组员保持不变,一起进入团体,一起结束。
同质式与异质式团体治疗:同质式团体治疗指团体组员本身的条件或问题具有相似性;异质式团体治疗是指组员自身的条件或问题差异大,情况比较复杂,如年龄、经验、地位极不相同的人,组员所抱有的问题也不同。
发展阶段
依赖期
观望、揣测治疗师的意思;整个团体处于不确定状态,缺乏结构、没有议题、只有个人目标而无团体目标;病人想表现出最佳行为,表面上试着给建议、协助别人,而自己则小心翼翼、不愿冒险。
冲突期
不愿依赖取代原先的依赖;对治疗师失望;表现成员间的冲突与竞争,会有挫败感与愤怒情绪(表现为不准时或缺席),成员间会出现粗话、攻击、嫁祸及不耐烦等;病人会表露负面情绪,试探团体是否值得信任。这种士气低落及失望是团体必须付出的代价,是迈向成熟健全团体治疗的必经之路。
亲密期
对治疗师有了更符合现实的看法,不认为他是万能的;成员问的冲突消失,「相互靠拢」取代「相互排斥」(我能否跟其它人更亲密靠近?);团体表现出更大的信任、分享(分担)以及自我揭露。此时所表达出来的负面情绪是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在充满支持力量架构的脉络中所产生。
团体治疗的目标
1、团体的目标:分为一般目标、特定目标以及每次会面的目标。
一般目标是指所有团体心理治疗都具有的。例如:减轻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与他人相处及合作的能力、加深自我了解、提高自信心、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等。
特定目标是指每个团体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针对住院患者担忧
焦虑情绪的“住院生活指导团体”;针对丧亲人士的“走出情绪的低谷”;针对吸烟人士的“戒烟团体”等。
随集体的发展,每次会面目标也不同。例如:相识、增加信任、自我认识、价值探索、提供信息、问题解决等。
2、团体的目标具有导向、维持和评估的功能:对团体目标的清晰理解有助于组长选择相关的活动,使团体活动朝一定的方向聚焦。
3、不同理论指导的团体心理治疗的目标:心理分析团体治疗的目标是协助组员重整人格,自我性格的完善;行为治疗团体的目标是教导组员发展出一套自我管理的办法,从而能够控制自己的人生,有效处理当前和未来的问题;支持性团体治疗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组长为团体营造和维持充满真诚、尊重和共情的氛围,就可以导致组员自我形象和自主行为有所改变。